“爺爺、爸爸,你們释怀,我肯定不會給你們兩個老兵丟臉的。敬禮!”
9月14日,霍山縣諸佛庵鎮獅山村一個一般農戶家的小院內,爺爺、爸爸、孫子,一家三代軍人對著那塊小小的手機屏幕,相互敬了一個長長又庄嚴的軍禮。
眼前這位身体魁梧的老人名叫馮長后,今年70歲。雖然已年過古稀,依然腰杆挺直,聲音宏亮,一看就是個軍旅多年的老兵。旁邊的奶奶李守貴找出馮長后入伍時的舊照片,雖然時光已泛黃,但依然難掩照片中當年的帥小伙眼光裡志在千裡守護國門的堅毅。
“我是1971年當的兵,在西藏軍區步兵某部退役7年。那一年,我們霍山縣一共有480名新兵入駐西藏。”1976年4月,馮長后退伍回到客籍霍山縣諸佛庵公社龍須坳大隊河灣生產隊,回鄉當了3年民兵營長后又當了兩年民兵教練,后來就不断務農為生。
“那時候家裡人口多,生存困難,父母年紀大了,弟妹還小,我是家裡的頂梁柱,隻能退伍回來,和同村的姑娘李守貴成親,操持一家7口人的生存。”提起本人服役的缘由,老人很是感慨。
“我是1997年入伍的,是‘90年代’兵。” 1978年出生的馮倫君是家裡的第二代軍人。
“我是18歲當兵的,其實16歲時我就瞞著家人偷偷去應征過一次,帶兵首長說我太小了。18歲時我再次對父親說本人想去當兵,我母親心疼兒子,說家裡已經有一個當兵的了,我是家裡惟逐一個男孩,不要再去吃那份苦了。父親卻比較寬容,對我母親說,讓孩子去部隊盡盡義務,鍛煉鍛煉也好。只是對我說,這是我本人選擇的,要當兵就要致力當個好兵。”馮倫君對本人當年應征入伍很是自豪。
“我從小就喜歡玩具槍,那時候就想,啥時候本人也能握著一把真槍,當一名保家衛國的戰士,巡邏在祖國的萬裡邊防線上,那該有多神氣!”
“1997年,我應征入伍,在河北宣化某部當了三年步兵。在部隊裡,我記得父親的叮囑,肯定要當名好兵,樣樣訓練都比別人要刻苦,能够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玩槍,對射擊有著過人的天賦。我們的老排長本人就是名神槍手,每次訓練對我都格外嚴格,還不時地給我開小灶加訓。在我入伍第二年,1998年全軍區大比武時,我代表全團參賽,一人便獲得高射機槍、重機槍、‘八一式’自動步槍三項射擊冠軍,被軍區授予‘神槍手’稱號,榮立三等功。”提及當年的輝煌成績,42歲的馮倫君眼眸裡神採奕奕,依然閃現當年“神槍手”的風採。
“家裡幾次蓋房子搬家,許多老照片老証件都丟了,就他的三等功獎章還在。”奶奶李守貴在房間裡找出一個舊相框和一枚軍功章。
“犯罪回來后,部隊對我著重培養,老排長也鼓勵我考軍校,爭取留在部隊。我那時做夢也想考上軍校啊,可我入伍前隻讀過初一,隻有個小學程度,无锡最专业app开发,哪能考得上啊?直到1999年服滿兵役退伍我還在悔恨,我要是能多讀點書,多掌握點文明就好了!”馮倫君的眼裡滿是悔恨和惋惜。“所以這次我兒子也想去當兵,我一點都沒有勸阻,通過部隊的改造和培養,无锡餐饮小程序,他能成人也能成材,會對父母更有愛心,對社會更有責任心。我隻對他提了一個要求,就是肯定要多多學習文明知識,爭取考上軍校,做一名有知識有文明的現代軍人,也算替我圓上當年的夢想。”
“我是2020屆新兵馮紀江,即將成為新疆烏魯木齊武警部隊一名武警戰士。”在六安市國防動員訓練基地,霍山縣新征入伍的92名新兵正在烈日下緊張集訓,響亮的口號,整齊的隊列,眼前的所有仿佛置身於陽剛十足的綠色軍營。在帶隊軍官帶領下跑步過來的帥小伙就是馮家的第三代軍人馮紀江。
“也許是受家庭影響吧,從小我就喜歡聽爺爺講當兵時的故事,愛看軍旅題材的電視劇,上小學時還經常戴著父親的舊軍帽去上學。去年就來應征過,但體檢時發現患有精索靜脈曲張,今年1月份做完手術我又去報名參軍了。”說話時小伙子還有些腼腆,但他青澀的臉頰上,滿是堅毅和自豪,“我家祖、父兩代都是軍人,我也想在本人最好的年齡來當兵。”
馮紀江,2002年3月出生,畢業於霍山職業學校,2020年考上安徽國防科技職業技術學校,是一名大學生新兵。“我的现实和夢想都在綠色軍營裡。我想像爺爺爸爸一樣成為一名好兵,犯罪受獎,我想考上軍校,為國家守衛邊疆,為家鄉爭光!”
“他們已經在這裡集訓8天了,校园点餐小程序,馬上就要奔赴駐地。馮紀江訓練很刻苦,是個好兵苗子!”霍山縣委常委、縣人武部政委張德忠滿意地說。
“好好訓練,好好表現,當個好兵!”在本人家的院子裡,馮長后和馮倫君兩位老兵強忍著不舍,通過手機視頻,對剛入伍的新兵馮紀江再三叮囑。